方名 | 附子理中丸 |
---|---|
規范名 | 附子理中丸 |
經(jīng)典 | 經(jīng)典 |
出處 | 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(宋?太平惠民和劑局) |
功用大類(lèi) | 溫里方 |
功用小類(lèi) | 溫中祛寒 |
處方 | 附子(90克,炮),人參(90克,去蘆),干姜(90克,炮),白術(shù)(90克),甘草(90克,炙) |
炮制 | 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。每服一丸(6克),以水一盞,化開(kāi),煎至七分,稍熱服之,空心食前。 |
功用 | 溫陽(yáng)祛寒,補氣健脾。 |
主治 | 脾胃虛寒較甚,或脾腎陽(yáng)虛證。脘腹疼痛,下利清谷,惡心嘔吐,畏寒肢冷,或霍亂吐利轉筋等。 |
方解 | 暫無(wú)。 |
禁忌 | 斟酌。 |
化裁 | 暫無(wú)。 |
附方 | 無(wú)。 |
附注 | 附子理中丸、桂枝人參湯均是在理中丸的基礎上加味而成。其中附子理中丸是在理中丸的基礎上加用大辛大熱之附子,其溫中散寒之力更強,且能溫腎,適用于脾胃虛寒之重證或脾腎虛寒者。桂枝人參湯即人參湯加桂枝,溫陽(yáng)健脾,兼解表寒,表里同治,適用于脾胃虛寒而外兼風(fēng)寒表證者。 |
文獻 | 暫無(wú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