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名 | 桂枝人參湯 |
---|---|
規范名 | 桂枝人參湯 |
經(jīng)典 | 經(jīng)典 |
出處 | 《傷寒論》(漢?張仲景) |
功用大類(lèi) | 解表方 |
功用小類(lèi) | 表里雙解 |
處方 | 桂枝(12克),白術(shù)(9克),人參(9克),干姜(9克),炙甘草(9克) |
炮制 | 上五味,以水九升,先煮四味,取五升,納桂更煮,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,日再,夜一服。 |
功用 | 溫陽(yáng)健脾,解表散寒。 |
主治 | 脾胃虛寒,復感風(fēng)寒表證。惡寒發(fā)熱,頭身疼痛,腹痛,下利便溏,口不渴,舌淡苔白滑,脈浮虛者。 |
方解 | 暫無(wú)。 |
禁忌 | 斟酌。 |
化裁 | 暫無(wú)。 |
附方 | 無(wú)。 |
附注 | 附子理中丸、桂枝人參湯均是在理中丸的基礎上加味而成。其中附子理中丸是在理中丸的基礎上加用大辛大熱之附子,其溫中散寒之力更強,且能溫腎,適用于脾胃虛寒之重證或脾腎虛寒者。桂枝人參湯即人參湯加桂枝,溫陽(yáng)健脾,兼解表寒,表里同治,適用于脾胃虛寒而外兼風(fēng)寒表證者。 |
文獻 | 暫無(wú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