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名 | 新加黃龍湯 |
---|---|
規范名 | 新加黃龍湯 |
經(jīng)典 | 經(jīng)典 |
出處 | 《溫病條辨》(清?吳瑭) |
功用大類(lèi) | 瀉下方 |
功用小類(lèi) | 攻補兼施 |
處方 | 細生地(15克),生甘草(6克),人參(另煎,4.5克),生大黃(9克),芒硝(3克),玄參(15克),麥冬(15克),當歸(4.5克),海參(洗,2條),姜汁(6匙) |
炮制 | 以水八杯,煮取三杯。先用一樸,沖參汁上分,姜汁二匙,頓服之。如腹中有響聲,或轉矢氣者,為欲便也,候一二時(shí)不便,再如前法 |
功用 | 泄熱通便,滋陰益氣。 |
主治 | 熱結里實(shí),氣陰不足證。大便秘結,腹中脹滿(mǎn)而硬,神倦少氣,口干咽燥,唇裂舌焦,苔焦黃或焦黑燥裂。 |
方解 | 本方主治熱結里實(shí),應下失下,正氣久耗,陰液耗竭尤重,故方以調胃承氣湯以緩下熱結,并重用養陰增液之品,使之增水行舟,兼顧氣陰之虛。 |
禁忌 | 斟酌。 |
化裁 | 暫無(wú)。 |
附方 | 無(wú)。 |
附注 | 無(wú)。 |
文獻 | 無(wú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