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名 | 荊防敗毒散 |
---|---|
規范名 | 荊防敗毒散 |
經(jīng)典 | 經(jīng)典 |
出處 | 《攝生眾妙方》 |
功用大類(lèi) | 解表方 |
功用小類(lèi) | 扶正解表 |
處方 | 羌活(4.5克),柴胡(4.5克),前胡(4.5克),獨活(4.5克),枳殼(4.5克),茯苓(4.5克),荊芥(4.5克),防風(fēng)(4.5克),桔梗(4.5克),川芎(4.5克),甘草(1.5克) |
炮制 | 用水一盅半,煎至八分,溫服。 |
功用 | 發(fā)汗解表,消瘡止痛。 |
主治 | 瘡腫初起。紅腫疼痛,惡寒發(fā)熱,無(wú)汗不渴,舌苔薄白,脈浮數。 |
方解 | 荊防敗毒散于敗毒散去參、姜、薄,再加荊、防,故解表發(fā)散之力增強而無(wú)益氣扶正之效,宜于外感風(fēng)寒濕邪而正氣不虛之表證及瘡瘍、癮疹。 |
禁忌 | 斟酌。 |
化裁 | 無(wú)。 |
附方 | 無(wú)。 |
附注 | 無(wú)。 |
文獻 | 暫無(wú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