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鴉
出處:出自《嘉佑本草》
英文名:Crow
別名:鴉烏、鴉、楚烏、鵯烏、巨喙烏、黑老鴉、老鴉
來(lái)源:藥材基源:為鴉科動(dòng)物大嘴烏鴉的全體或肉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Corvus macrorhynchus Wagler采收和儲藏:四季均可捕捉,捕殺后,除去羽毛及內臟,鮮用或曬干。
原形態(tài):大嘴烏鴉,全體純黑,上體除頭頂、后頸側外,多少渲染有綠色亮輝;喉沾深藍輝,翼下及尾下覆羽中有些羽尖帶藍或綠輝。虹膜黑褐色;嘴及腳、爪等均黑色。
生境分布: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棲息于山區或平原,常見(jiàn)于田野屋旁、沙灘等地活動(dòng)。性好結群。鳴聲粗厲而單調。雜食性,主要以昆蟲(chóng)為食。4月末至6月末產(chǎn)卵。資源分布: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。
化學(xué)成份:肉含蛋白質(zhì)(protein),肽類(lèi)(peptides),氨基酸(amino acid),脂類(lèi)(lipid).
性味:味酸;澀;性平
歸經(jīng):肝;腎;肺經(jīng)
功能主治:祛風(fēng)定癇;滋陰止血。主頭風(fēng)眩暈;小兒風(fēng)癇;肺癆咳嗽;吐血
用法用量:內服:煎湯,1只;或焙研,入丸、散。外用,適量,煅研調敷。
各家論述:1.《嘉佑本草》:治瘦、咳嗽,骨蒸勞,小兒癎。2.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:治急風(fēng)。3.《綱目》:肉,治暗風(fēng)癎疾及五勞七傷,吐血咳嗽,殺蟲(chó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