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腳跡
出處:《梧州草藥及常見(jiàn)病多發(fā)病處方選》
別名:烏蠅葉、烏蠅翼、蒼蠅草
來(lái)源:為大戟科植物越南葉下珠的根或枝葉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態(tài):小灌木,多分枝,禿凈。葉小,近革質(zhì),倒卵形或矩圓形,長(cháng)6~10毫米,先端渾圓,基部鈍或楔尖,全緣;托葉極小,具睫毛?;▎涡?,雌雄異株,1~3朵聚生于葉腋內;雌花具柄,柄長(cháng)4~6毫米,雄花柄較短;萼片6,闊卵形,極鈍,長(cháng)約2毫米,雄花的較短;花藥3,長(cháng)橢圓形,花絲合生成一粗厚的中柱。蒴果扁球形,直徑約5毫米。種子長(cháng)約2毫米,外種皮橙紅色?;ㄆ?月。
生境分布:生于山野、林下。分布我國南部。
功能主治:清濕熱,解毒消積。治腹瀉下痢,五淋白濁,小兒積熱,小兒爛頭瘡,皮膚濕毒,疥瘡。
用法用量:內服:煎湯,3~5錢(qián)。外用:煎水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