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果仙人掌
別名:仙人掌、霸王樹(shù)、火焰、神仙掌、印度無(wú)花果
來(lái)源:藥材基源:為仙人掌科植物梨果仙人掌的根及莖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Opuntia ficus-indica(L.)Mill.采收和儲藏:全年可采,洗凈,去皮、刺,鮮用,或烘干用。
原形態(tài):灌木至喬木狀。莖節長(cháng)圓形至匙形,長(cháng)20-60cm,厚而平坦,藍粉色。野生植株莖節上的小窠具1-5枚白色或淡黃色開(kāi)展的針刺,溫室栽培的植株刺常退化,無(wú)刺或具白色刺毛狀刺,倒刺毛早落?;S色至橙黃色,直徑7-10cm;花托倒卵形,基部圓形,具多數小窠;花瓣長(cháng)圓形,先端具尖頭。漿果倒卵狀橢圓形,長(cháng)5-9cm,先端凹入,有紅、紫、黃或白色,因品種而異;可食。
生境分布:多為栽培。分布于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區。
化學(xué)成份:葉狀莖含墨斯卡靈(mescaline),酪胺(tyra-mine)和N-甲基酪胺(N-methyltyramine)。莖的漿液含半乳糖(D-galactose),木糖(D-xylose),阿拉伯糖(L-arabinose),鼠李糖(L-rhamnose)和半乳糖醛酸(D-galacturonic acid)。從莖提取的多糖(polysaccharide)經(jīng)分離,一個(gè)中性部分由二個(gè)葡聚糖(glucans)和一個(gè)糖蛋白(glycoprotein)組成,含阿拉伯糖和半乳糖。所有四個(gè)酸性部分含不同比例的半乳糖醛酸,阿拉伯糖,鼠李糖,半乳糖和木糖。
藥理作用:正常志愿者實(shí)驗證明,本品浸膏10.1±0.3g雖不能使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,但能明顯降低正常志愿者因糖負荷引起的血糖升高(服糖74g)。但同屬植物Opuntiastneptacantha在多種動(dòng)物模型均表現明顯降血糖作用。
性味:苦;性寒
歸經(jīng):脾;肺經(jīng)
功能主治:清肺止咳;涼血解毒。主肺熱咳嗽;肺癆咯血;痢疾;痔血;乳癰;痄腮;癰瘡腫毒;燙火傷;禿瘡疥癬;蛇蟲(chóng)咬傷
用法用量:內服:煎湯,15-30g;或搗汁。外用:適量,搗敷;或干品研末調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