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葉絹蘚
出處:始載于《新華本草綱要》。
英文名:dense moss
別名:石苔
來(lái)源:藥材基源:為絹蘚科植物密葉絹蘚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Entodon compressus (Hedw.) C. Muell.[Leskea compressa Hedw.]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
原形態(tài):植物體呈暗綠、橄欖綠色,或亮綠色,具光澤。莖匍匐,近羽狀分枝,帶葉的莖及枝扁平,枝長(cháng)約8-10mm。莖葉長(cháng)卵圓形,內凹,先端鈍圓而具短尖頭;葉具2短中肋,有時(shí)缺如。葉中部細胞線(xiàn)形,向上則漸短,角細胞透明,四方形。枝葉與莖葉同形,但較小略狹。雌雄異株。孢蒴橢圓形、卵形;蒴蓋圓錐形,具喙狀突起;蒴帽兜形;蒴齒雙層,外齒片線(xiàn)形,內齒呈三角片形。
生境分布: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林下濕地或巖石表面的薄土層上,多成片生長(cháng)。四季可見(jiàn)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吉林、遼寧、內蒙古、河北、陜西、青海、新疆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:苦;澀;平
歸經(jīng):膀胱經(jīng)
功能主治:利尿消腫。主小便不得;水腫
用法用量:內服:煎湯,10-30g。
各家論述: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全草:味苦、澀,平。有利尿的功能。多用于治水腫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