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腳蛇
出處:出自《四川中藥志》。
英文名:Lizard
別名:公蛇
來(lái)源:藥材基源:為鬣蜥科動(dòng)物草綠龍蜥的全體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Japalura flaviceps Barbouret Dunn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捕捉,捕后處死,鮮用或烘干。
原形態(tài):草綠龍蜥,體長(cháng)75mm左右,尾長(cháng)約為體長(cháng)的2倍。吻鈍圓,吻長(cháng)為眼徑的1.5倍;鼻孔在鼻鱗的中央;鼻鱗、吻鱗與第1枚上唇鱗之間各介有2-3枚小鱗;鼓膜處覆以細鱗。頭部鱗片大小不一,均具棱,顳部上方有數枚分散的錐鱗;背鱗小,體側鱗更??;背脊鬣鱗起向后越小,至尾基部消失;鬣鱗兩外側有一縱行棱鱗,尾略側扁,末端成鞭狀;背腹鱗片均具棱,四肢的棱鱗較大。咽喉部有橫溝褶,褶部的鱗細小,后肢前伸時(shí)可達眼后方,雄性在生殖季節有喉囊,鬣鱗發(fā)達。生活時(shí)體色斑紋有變異最常見(jiàn)者為草綠色或棕綠色;頭部有5-6條深橫紋;背部有4-5條寬橫紋;四肢肯橫紋;尾部有20余條深淺相間之環(huán)紋;腹面白色,喉部微帶灰黑色紋。指、趾側扁,各5指、趾端均具銳爪。
生境分布: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棲息于山邊、路旁的草叢及亂石中以昆蟲(chóng)為食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陜西、甘肅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:味咸;性寒;有毒
歸經(jīng):肝;腎經(jīng)
功能主治:解毒消癭;軟堅散結。主癭瘤;結核;瘰疬未潰;癰腫瘡毒
用法用量:外用:適量,油浸或酒泡,涂敷。內服:焙研,每次1-2g。